在以往,說到老師這個工作,人們最先想到的恐怕就是穩定這兩個字了吧?為什么呢?老師是個鐵飯碗啊。但從今年起,我們老師也并非就能一崗保終身了!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即將全面推開。
來自去年12月7日教育部新聞發布會的消息,2016年將全面推開中小學教師定期注冊制度,成為教師管理的制度,并根據試點情況細化相關條件和要求,目標是讓教師隊伍有很好的“源頭活水”,對個別不符合教師要求的老師能夠清除出去。
全面實施后,中小學教師定期注冊制度將成為教師進退的“門檻”,合格者繼續從教,不合格者則自動退出。這讓老師的從業資格從終身制改為了五年一注冊的定期注冊制度。
那么,從今年開始全面實施的定期注冊制度的“廬山真面目”如何?小編這就帶您一起看看!
教師退出機制今年全面實施不按期注冊不能再當老師
2013年,教育部印發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暫行辦法》《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暫行辦法》。
《定期注冊暫行辦法》明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是對教師入職后從教資格的定期核查。中小學教師資格實行5年一周期的定期注冊。定期注冊不合格或逾期不注冊的人員,不得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而注冊條件以師德表現、年度考核和培訓情況為主要依據。
其實,早在2011年教育部就在浙江、湖北兩省率先啟動了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改革和定期注冊試點工作。2012年,上海、河北、廣西和海南四?。ㄊ袇^)加入到了試點工作中;2013年擴大到山東、安徽、山西、貴州四省。
據教育部統計,在2011年和2012年的試點工作中,6個試點省分別選取1到2個地級市開展了定期注冊試點,18.9萬教師申請首次注冊,通過率99.2%,不予注冊或暫緩注冊了一批不合格教師。
從教育部發布的《暫行辦法》中可以發現,對于教師注冊的主要參考標準包括師德、年度考核、培訓學時等方面的要求。從各地制定的具體實施辦法來看,也主要是從師德、工作態度、教育教學能力和違法犯罪等方面來判定不合格教師,并按照程度輕重實行轉崗、待崗培訓、降級聘任、解聘等不同的退出途徑。在師德方面,根據教育部頒布的《關于建立健全中小學師德建設長效機制的意見》《中小學教師違反職業道德行為處理辦法》等文件,明確了中小學教師不可觸犯的10種師德禁行行為,各地也據此制定了相應的師德標準。如果家長和學生反映強烈,教師出現了重大師德問題,往往一票否決,直接判定為不合格。
其實,在各試點地區已經出臺了相應的辦法政策。以山東為例,山東將中小學教師參加繼續教育情況作為教師資格定期注冊、職務(職稱)評聘及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要求中小學教師在每5年的一個學期內,完成不少于360學分且每年不少于48學分的繼續教育。繼續教育學分達不到要求的,將暫緩教師資格注冊。
五年一注冊,到底怎么認證?
五年一注冊,那么,究竟是如何做的呢?相信不少老師都有這樣的疑惑,小編為您找到了教育部2013年下發的《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暫行辦法》,其中有一些操作層面的要求,相信能夠給大家一個比較直觀的認知。
1 認證對象都有誰?公辦教師為主
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的對象為公辦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和幼兒園在編在崗教師(以下簡稱教師)。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可根據本地教師隊伍建設的實際需要,將依法舉辦的民辦普通中小學、中等職業學校和幼兒園教師納入定期注冊范圍。
2 首次注冊怎么辦?
申請首次注冊的,應當具備下列條件:
(一)具有與任教崗位相應的教師資格;
(二)聘用為中小學在編在崗教師;
(三)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對于首次任教人員須試用期滿且考核合格。取得教師資格,初次聘用為教師的,試用期滿考核合格之日起60日內,申請首次注冊。經首次注冊后,每5年應申請一次定期注冊。
對于本辦法實施之日前已獲得教師資格證書的中小學在編在崗教師,首次注冊的辦法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
3 定期注冊合格,要考量哪些?
滿足下列條件的,定期注冊合格:
(一)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和《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達到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師德考核評價標準,有良好的師德表現;
(二)每年年度考核合格以上等次;
(三)每個注冊有效期內完成不少于國家規定的360個培訓學時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等量學分;
(四)身心健康,勝任教育教學工作;
(五)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其他條件。
4 這些情況,需要延緩注冊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應暫緩注冊:
(一)注冊有效期內未完成國家規定的教師培訓學時或省級教育行政部門規定的等量學分;
(二)中止教育教學和教育管理工作一學期以上,但經所在學?;蚪逃姓块T批準的進修、培訓、學術交流、病休、產假等情形除外;
(三)一個注冊周期內任何一年年度考核不合格。
暫緩注冊者達到定期注冊條件后,可重新申請定期注冊。具體辦法由省級教育行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
5 這些情況,老師小心不合格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注冊不合格:
(一)違反《中小學教師職業道德規范》和師德考核評價標準,影響惡劣;
(二)一個定期注冊周期內連續兩年以上(含兩年)年度考核不合格;
(三)依法被撤銷或喪失教師資格。
6 注冊程序有哪些?
教師資格定期注冊須由本人申請,所在學校集體辦理,按照人事隸屬關系報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注冊。
教師應當在定期注冊有效期滿前60日內,申請辦理下一次教師資格定期注冊。定期注冊實行網上申請。并提交相關材料。定期注冊工作不收取教師和學校任何費用。
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在受理注冊申請終止之日起90個工作日內,對申請人提交的材料進行審核并給出注冊結論。注冊結論應提前進行公示。
縣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申報材料的初審,提出注冊結論的建議;地市級教育行政部門負責申報工作的復核;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對注冊申請進行終審,并在全國中小學教師資格定期注冊管理信息系統中填報注冊結論及有關信息。
縣級以上教育行政部門將申請人的《教師資格注冊申請表》一份存入個人人事檔案,一份歸檔保存。同時在申請人《教師資格證書》附頁上標明注冊結論。
定期注冊,老師們還有這些疑惑
實行定期注冊制度在老師們看來,既感到高興又感到擔心。高興的是在定期注冊中我們老師將會有更多機會提升自己的水平,我們教師隊伍的含金量也會有所提升。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老師們仍然免不了有些擔心和困惑。
擔心一:不合格教師的認定標準是什么?
既然要進行定期注冊,那么,如何認定我們老師當中哪些可以順利通過?哪些則要面臨被清退呢?“這個標準的制定就需要認真考量,是用考試的方法嗎?還是用學生成績?恐怕這些都難以真正代表老師們的水平?!庇欣蠋熯@樣認為。
“一般來說,教師考核主要從德、能、勤、績等幾個方面,但具體內容各不相同,標準也需要因地因校而異?!庇袑<抑赋?。
有的學校則把參加課題研究、發表論文作為年度考核的重要標準。還有些學校因為缺乏具體標準,年度考核只是走走過場,從未出現過考核不合格現象,沒有真正發揮激勵和甄別的作用。
所以,考核什么、誰來考核、如何考核?教師如果不服,應該如何申訴?這些仍讓不少老師仍然感到“云里霧里”,所以,老師們呼喚因地因校而異的明確標準。
擔心二:清退教師誰說了算,行政力量會不會成為主導?
有老師認為,如何保證在清退不合格教師時不講情面,不搞關系,做到公開公平,不由任何人主觀說了算,是需要同步解決的問題。
“如果執行標準時因人而異,或者為了照顧關系戶,刻意去偏袒保護某些人;或者為了排除異己趕走惹不起的‘癩子頭’,而將標準異化成趕走某些人的借口,那么,不僅難以優化教師隊伍,還可能會讓其他教師感到心寒心酸難以安心?!崩蠋熤胁环@樣的擔心。
如果教師在進行定期注冊時,由行政領導評價、決定教師是否可以繼續注冊,那么,教師定期注冊制就可能成為領導“治理”教師的一種手段,那些平時“不聽話”,批評學校、教育部門的教師,就很可能通不過注冊而被“自然”淘汰。
擔心三:注冊會不會成為“走過場”,又給老師加負擔?
“老師普遍面對很沉重的非教學壓力,迎接上級檢查、參與各種評比和競賽。這已經夠累了,而定期注冊后,教師的非教學壓力會不會進一步增大?”一位老師這樣寫道。
山東省濟南市的張老師則提出了一點自己的建議——學習的內容與形式應該脫繁就簡,更有針對性,更加人性化。同時,在繼續教育學習的考核上,應側重學習過程的考查和教師實際運用能力提升的考核,考核的內容應該多元化,形式也應該多元化。
不過教育部相關負責人此前曾表示,定期注冊制度推動比較順利,因為標準很簡潔,不能讓老師感覺很麻煩。但是底線很清楚,只要師德上有偏差的老師定期注冊時一律“一票否決”,教師每年的工作量必須保證,應該參加的專業素質的培訓時間要有要求。
擔心四:不合格的教師退出后怎么辦,配套機制能否完善?
不合格教師退出后應該怎么辦?也有老師提出了這樣的困惑。
“不合格教師退出之后,應該通過培訓轉崗、離職。對轉崗教師而言,離開不適合的崗位,換一種人生,也未必是壞事,還有可能是新機遇?!庇欣蠋熯@樣看待退出機制。
當然,我們更加期待的是更加合理的配套機制的出臺,讓注冊制度真正成為促進教師專業長足發展的動力源泉。